经济回暖、劳动力流向变化、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招工难

2010年02月22日

 

        后危机时代的我国就业形势趋於好转,但劳动力供过於求的基本格局幷未改变。然而,即便在此背景下,部分地区、行业和企业招工难问题依然突出,原因何在?

关於当前企业用工问题的研究

中国工运研究所、全总研究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联合课题组

        自2009年第一季度末开始,我国经济逐渐企稳回升,与此同时,企业用工需求亦不断增长,在部分地区、行业和企业重又出现招工难问题。爲及时了解当前企业用工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中国工运研究所、全总研究室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组成联合课题组,对当前企业用工问题开展研究。课题组在文献研究、对相关政府部门统计、调查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当前部分地区、企业招工难的原因及工会参与解决的相关对策进行了研究。

        一、当前企业用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总体而言,就业形势趋於好转,但与金融危机以前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劳动力市场供过於求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信息,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求人倍率①已连续三个季度出现攀升,从金融危机爆发后的谷底2008年第四季度的0.85,攀升到2009年第三季度的0.94.求人倍率的持续攀升,说明我国就业形势开始呈现好转,劳动力市场供求格局开始向有利於求职者转变。但是,与2008年同期相比,2009年第三季度的求人倍率仍低0.03,仅相当於2004年的同期水平。综合判断求人倍率近期的变化可知,一方面,随著经济回暖我国就业形势正在不断好转,另一方面,与金融危机发生前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劳动力供过於求的基本格局幷未改变。

        2.以东部和中、西部大城市爲主的部分地区,制造业、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外向型和中小企业招工难问题突出

        以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大城市爲主的部分地区招工难问题明显。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公布的数据,在2009年第三季度,东南沿海地区的大部分城市劳动力供不应求。比如,广东省广州、深圳、佛山、湛江、汕头五市的求人倍率分别爲15.13、1.29、3.25、0.66和1.06,浙江省杭州、宁波、绍兴三市的求人倍率分别爲2.93、1.54和0.95,福建省泉州、南平和三明市的求人倍率均大於1;中、西部地区少数经济基础较好的大城市,也存在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状况,但是,在其他一般城市中,劳动力明显供过於求,比如,湖北黄石市和荆州市,求人倍率均爲0.83,河南郑州市和许昌市,求人倍率分别爲0.85和0.97。

        制造业、住宿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用工需求较难满足。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在2009年10月份曾经招工的企业中,表示招工有较大困难的企业占22.5%,其中,制造业企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中表示招工存在较大困难的比例分别爲24.7%和34.3%,在所有行业中位居前列。

        中、小企业和出口型企业招工相对困难。从企业规模和类型来看,目前出现招工难的企业主要是从事中低端産品加工制造的中、小企业,尤其是那些过度依赖贴牌、代工生産又缺乏定价权的外向型或半外向型企业。而一些名气大、待遇好、员工就业稳定性高的大企业通常不愁招不到人。

        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熟练工人普遍难招,部分地区还存在普通工人难招的问题。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信息,2009年第三季度,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求人倍率最低爲1.43,最高爲2.24;拥有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求人倍率最低爲1.51,最高爲2.28,由此可见,技术人员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较大缺口。另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11月的问卷调查,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企业中认爲技术工人招工困难的分别高达75.6%和75.1%。此外,熟练工难招也是目前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在东部地区爲主的部分地区,还一定程度上存在普工难招的问题。

        二、当前部分地区、企业出现招工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1.经济回暖、订单回升、用工需求增加,带动劳动力市场供求格局恢复,是招工难的宏观经济社会背景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②在2009年第一季度开始掉头上升,从金融危机爆发后不断下滑的最低点——2008年第四季度的41.4%,重新回到经济收缩与扩张临界点——50%以上(爲53.2%),总体出现扩张势头,截至2009年第四季度基本上恢复到了2007年的水平(爲55%),达到55.7%。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新订单指数於2009年第一季度回升到50%,从业人员指数於2009年第三季度回升到50%以上(爲51.8%)。截至2009年第四季度,新订单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均恢复到了金融危机发生前的水平,分别爲59.3%和51.9%。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的持续回升,表明我国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基本形成、社会需求不断回暖、就业率有所提高,这爲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劳动力市场供求格局转好奠定了经济基础。据统计,进入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求人倍率开始从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快速下降改爲掉头向上,幷於2009年第二季度恢复到2003年的水平(0.88),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基本上恢复到了2004年同期水平。考虑到进入21世纪以来,自从城市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达到0.88以上后,我国就开始出现“民工荒”现象,应该说,当前的企业“招工难”与2003年之后的普遍性“民工荒”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应是我国经济恢复到一定水平后、劳动力供求格局恢复到一定阶段的某种表徵。

        2.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流向的变化,是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大城市重现招工难问题的直接原因

        金融危机发生后,农村外出劳动力在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比重显著增加,在东部地区的就业比重快速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自2003年至2008年,我国外出农民工在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就业比重总体稳定,分别保持在70%、15%和14%上下。然而,自从金融危机爆发后,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分布的区域格局明显发生变化,东部地区的就业比重从2008年的71%迅速降至2009年第三季度的66.2%;同期,在中部地区的就业比重从13.2%上升到14.5%;在西部地区的就业比重从15.4%上升到18.9%。出现这种变化是因爲,金融危机对以外向型经济爲主的东南沿海地区的严重冲击,使得该地区在危机爆发后的短暂时期内对外来农民工産生了集中挤出效应;同时,中央政府四万亿投资拉动策略,以及中、西部地区政府采取的应对危机的各种举措,增加了中、西部地区就业岗位的供给,对外出农民工産生了集中的拉力;这一推一拉的结果,就造成了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比重在东部地区的显著下降及在中、西部地区的明显上升。正是外出农民工从东部地区大量分流至中、西部,直接导致了经济稍微回暖时东部地区即刻出现招工难问题。

        金融危机加快了农民工向地级市转移和就地转移的步伐,这是中、西部大城市出现招工难问题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多年间,经济发展热点主要集中在省会级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进入21世纪以来,地级市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著力培育産业链、以优惠条件招商引资等多方面因素的催化下,逐渐成爲我国经济发展和投资集聚的新热点,其天然拥有的劳动力富集优势和地缘优势也得到凸显,加之许多城市纷纷降低户籍门槛,这就使地级市逐渐发展成爲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吸引力不断增大的地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在2001年到2006年间,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就业流向发生显著变化,在省会城市、县级市和建制镇的就业比重均呈现下降趋势,在直辖市的就业比重略有增多(增加了1.2个百分点),而在地级市就业的比重则出现快速升高趋势,从2001年的27.2%逐渐提高到2006年的36.8%,增加了9.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1.6个百分点。同时,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原本在东南沿海地区和中西部一些大城市务工的失业农民工,加速向中、西部地级市回流或就地转移。这样在经济回暖、企业用工增加时,中、西部地区的大城市幷未因农民工返乡而在劳动力储备上增加优势,而是重现招工难问题。

        金融危机下,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比较优势的快速丧失,是其面临招工难问题的深层原因。由於东部地区企业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初更普遍地采用降薪手段应对危机,而经济好转时对经济景气的不确定,又使其在劳动力价格的增速和增幅上明显小於中西部地区,其结果导致东部地区原来在劳动力价格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据统计,2009年第三季度全国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月均收入东部地区爲1455元,环比增长2.5%;中部地区爲1389元,环比增长3.2%;西部地区爲1382元,环比增长4.3%.东部地区的增速明显低於中、西部地区。同时,东部与中部的月收入差距由2006年的210元降低到2009年第三季度的66元,东部与西部的月收入差距由2006年的255元下降到2009年第三季度的73元。考虑到中、西部农村劳动力到东部务工每年需多支出15%~25%的生活费及与家人分离等隐性成本,东部比中、西部地区在劳动力价格上不足百元的差距,已经很难再构成优势。这是在当前劳动力总体供过於求背景下东部地区面临招工难问题的深层原因。

        3.部分企业不能适应新生代农民工不断变化的就业诉求,是导致其招工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80后和90后已构成外出农民工的主体。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条件、受教育程度以及对互联网信息的接受程度,都与自己的父辈有很大不同,包食宿、加班带来的有限工资已经很难吸引他们,个人发展前景、自由时间、工作轻松度等对他们具有更高的吸引力。但是,当前东部地区相当一部分企业(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企业主,仍旧抱持传统的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赚取利润的观念,忽视、不愿接受或者不适应求职者就业诉求的变化,导致其员工难求。据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於2009年10月开展的调查,在企业缺工原因中,因“工资或工作条件不符合应聘者的要求”造成缺工的占21.3%,是企业招工难的两大主因之一。另据国家统计局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09年6月开展的联合调查,在暂未就业的外出农民工中,28.7%是由於“收入低,主动辞去工作”。

        4.相当一部分求职者的文化、职业技能和就业偏好不符合劳动力市场要求,是目前企业招工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部分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文化和专业技能水平难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据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2009年10月的调查,在企业缺工原因中,认爲“农民工不少,但符合工作要求的不多”的占21.3%,是构成企业招工难的两大主因之一。另据统计,在2009年第三季度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要求高中的占总需求的37.1%,要求大专及以上的占22%,要求初中及以下的占28%.然而,截至2008年,我国外出农民工中具有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分别爲8.7%和1.3%,88.8%的人是初中文化水平。从对技术等级的要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49.5%,而2006年我国农村外出农民工中,拥有专业技术证书的只有31.3%。显然,尽管目前我国外出农民工的规模巨大,但是其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我国重学历轻技能教育造成的技能型人才不足,是目前也是长期以来企业技工需求难以满足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存在重学历轻技能的问题,其结果造就了技能型人才的严重不足,致使企业对技工需求长期不能满足。据统计,自从2002年以来,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对具有专业技术职务劳动力的需求一直处於供不应求状态,即使其间发生金融危机,求人倍率也一直大於1.

        部分年轻求职者的就业偏好向轻体力岗位和行政、事业岗位倾斜,是当前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岗位普工难招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当一部分求职者,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偏好轻体力劳动和事务性工作,不愿在脏、苦、累及经常加班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岗位上工作,不愿下车间、进班组,这是导致当前普工难招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2009年第三季度,在工作量较大、加班时间相对较多的两个工作岗位上均出现显著的供不应求现象。生産运输设备操作工的需求比重爲36.3%,而求职者比重仅爲31.5%,求职比重低於需求比重4.8个百分点;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比重爲33.2%,求职比重仅爲29.7%,求职比重低於需求比重3.5个百分点。而同期,在工作量相对较轻、工作相对简单的“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岗位上,则出现严重的供过於求现象(求人倍率在所有工作岗位中最低,爲0.66),需求比重爲10.1%,求职比重则爲14%,求职比重高出需求比重3.9个百分点。

        5.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导致的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加重了当前部分地区招工难问题

        中、西部地区基层就业服务平台的不足,就业信息在区域间传播不通畅,以及就业信息发布渠道与求职者可有效接收渠道之间的不匹配等,导致中、西部农民工难以及时了解市场供求动向,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以东部爲主的局部地区招工难问题。

        三、改善企业用工状况的对策建议

        1.各地工会要推动、配合各用工集中地区政府积极改善、优化外来农民工就业、生活、职业发展等方面条件

        各用工集中地区工会组织应积极利用与政府联席会议、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等各种有效途径,推动、配合地方政府,不断在就业、居住、上学、就医、社保以及职业发展等方面,创造使外来务工人员安居乐业的条件。推动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城镇落户幷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在社会舆论方面爲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和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外来务工人员愿意来、干得久、留得住。

        2.加大对《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力度,督促法律严格执行,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各级工会应借助金融危机下企业招工难的契机,灵活、有效地向企业主开展《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积极意义方面的宣传,促使其严格执法。基层工会,尤其是企业工会应进一步向职工开展《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的知识教育,提高其劳动权利意识,协助其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各级地方工会应督促和配合劳动行政部门积极开展执法检查,促使相关部门对那些违犯职工权益的行爲进行坚决、彻底地纠正。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活动,爲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政策咨询、维权以及代办证件等服务。

        3.推动各地加快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长期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

        积极推动各地加快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长期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尤其是最低工资标准的定期上调机制、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格的动态上调机制等。各级工会应继续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以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签订爲立足点,力争首先在规模企业和已建工会企业推动工资正常、稳定、适度增长机制的形成,幷积极探索通过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制度等,将中小企业尽可能覆盖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下。

        4.推进企业空岗报告制度,完善工会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联合相关部门促进就业服务

        输入地工会应建立和完善企业空岗报告制度。建立由基层(企业)工会逐级、定时向上级地方工会汇报企业空岗情况的制度。做到对企业用工状况了解清、掌握全、汇报快。地方工会应及时向劳动行政部门、其他就业服务机构,以及输出地集中的中西部地方工会沟通情况、交流信息,幷充分利用工会自身就业服务平台,开展就业服务。

        进一步完善工会自身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小三级工会,尤其是乡镇工会的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爲劳动力输出地的农民工外出就业搭建最基本的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倡导输入地工会与输出地工会之间积极开展合作和交流,对各自的劳动力信息状况进行及时沟通,促进就业信息在区域间更加及时、便捷、通畅地传播。

        联合相关部门和群体促进就业服务。充分发挥工会具有的企业信息掌握优势和资源网络优势,积极借助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中介组织、社会群体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开展交流和合作,改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就业服务效率。

        5.推动政府部门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改善农民工培训效率,大力促进企业培训,进一步发挥工会开展职工教育培训的大学校作用

        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教育,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制,改变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现状。扩大中、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改革目前一些地方职业教育中存在的脱离市场、脱离实践、脱离新技术等不足,积极推动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应用等,强化职业教育在培养技术工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上发挥作用。

        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培训效率,改善当前相关部门、培训机构不愿培训,农村劳动力不愿参加培训的局面。继续推动、鼓励诸如输入地—输出地、企业—培训机构、企业—劳务派遣公司、企业—学校等之间的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提高培训的市场针对性。倡导按照农村实情适当选择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提高农民工培训的接受度。

        相关政府部门和有条件的地方应进一步制定推动企业培训方面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企业积极开展职工上岗培训、定期培训、转岗培训、新技术培训等,促使企业在职工技能培训方面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

        进一步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积极开展职工教育、培训活动。充分利用工会教育平台、企业工会及其他途径,积极开展对失业工人和农民工等弱势职工群体的技能培训,对在职职工技能的再培训,以及对年轻职工的就业观教育等。探索、尝试与其他相关部门、培训机构和社会组织联合开展职工技能培训的新方式、新方法、新途径等,提高工会培训的效率和效益。(执笔:汪雁 潘泰萍)

① 求人倍率是国际上通用的用来衡量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指标,它的数值=劳动力市场中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比如,0.88意味著市场上0.88个就职岗位对应1个求职者。1是判断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临界点,求人倍率大於1表明供不应求,小於1表明供过於求。

②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缩写爲PMI),是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编制的一个综合指数,被视爲最重要的制造业指针之一。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它由五个扩散指数即新订单指数、生産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加权而成。其中“新订单”可用以预测工厂订单,“就业”可用以预测制造业就业情况。制造业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总体扩张;低於50%,通常反映制造业衰退,关键读数42.4%则被经济学家视爲制造业陷入衰退的临界值。

1

来源    :    2010年02月10日 中工网-《工人日报》

1

 

标签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